为什么说毛泽东的预见能力高人一筹?

时间:2025-04-05 07:49:58来源:一线报道网 作者:紫雨

在中国抗战即将迎来胜利的前夕,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意味深长地对全党同志说,领导就是预见,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!毛泽东作为引领中国人民抗战的领袖人物,他对日本侵华以及抗日战争作出过一系列超前的、后来又被事实证明和检验的伟大预见。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见能力高人一筹!1937年,毛泽东在延安1916年7月3日,日本驻俄大使与沙俄外交大臣沙扎诺夫签订日俄密约,约定防止怀有敌意的第三国支配中国,一旦由此引起战争,则彼此互相援助。这是日俄第4次签订瓜分中国的密约。从1907年日俄签订第1个瓜分中国的密约开始,日俄就是通过这4个密约一步步加深和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。7月25日,还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毛泽东从报纸上获知这一消息后,立即写信给好友萧子升,在信中,毛泽东认为,日俄密约必定有对中国的秘而不宣的肮脏交易。紧接着,毛泽东又预见,日本不论什么人执政,都不会改变侵略中国的国策。最后,毛泽东果断推出一个结论:日人诚我国劲敌!11年后的1927年,时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其臭名昭著的“田中奏折”中,提出了赤裸裸的侵华目标:欲征服zhina(就是指中国),必先征服满蒙;如欲征服世界,必先征服zhina。15年后的1931年,日本侵略者果然悍然发动了“九一八事变”,全面侵占了中国东北。21年后的1937年7月7日,日本侵略者又发动了“七七卢沟桥事变”,无耻地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。毛泽东忧心忡忡地表示:以4万万而对此3千万者为之奴,满蒙去而北边动,胡马骎骎入中原,况山东已失,开济之路以为攫去,则入河南矣!毛泽东担心日本侵略者即将把侵略魔爪伸到河南。毛泽东对此极为激愤,他大胆预言:20年内,非一战不足以图存!毛泽东预测,20年内中日必然爆发一场大战!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个超前的、被后来的事实证明的预见。要知道,发出这种振聋发聩的预见的毛泽东,此时只有23岁不到!毛泽东在信的最后,非常遗憾地表示,“而国人犹沉酣未觉,注意东事少”。毛泽东发出如此感慨是有依据的,《中国百年大写真》一书摘录了当时报刊上1916年1月至7月的大事条目,总共30多个大事条目中,只有2件是日本干涉中国帝制的事件。这表明,毛泽东的感慨是完全正确的。“九一八事变”(油画)毛泽东并没有简单预见就到此为止,他还前瞻性地提出了如何预防日本侵略中国的对策和建议。他提出,欲完自身以保子孙,只有磨砺以待日本!也就是说,毛泽东发人深省地指出,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进逼,要想保全自己和子孙,只有中国人自己磨刀砺剑,充分准备,等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,严阵以待,以战图存,以战雪耻,以战救亡,以战复兴。1931年,日本侵略者制造“九一八事变”,侵占了中国东北。随即,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,策动“华北五省自治运动”。1935年11月28日,率领红军刚刚抵达陕北的毛泽东就与朱德联名发表了《抗日救国宣言》,一针见血地指出,日本侵略者是要把全中国人民变成亡国奴,要把整个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!这是在全面抗战爆发早1年多时,毛泽东就首次预见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必将爆发。而毛泽东提出这一预见的背景是,此前由于他不得不应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一次次“围剿”,尤其是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后,怎样带领红军在国民党军的“围剿”下活下来成为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,无暇研究日本侵华战争的问题。到了陕北找到落脚之处后,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。接下来,1936年7月15日和16日,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明确指出,日本军阀想征服全中国,这表明,毛泽东再次预见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。8月14日,毛泽东致信国民政府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、国民党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,希望宋哲元确立抗日决心,等到时机成熟,实行发动大规模的抗日战争,并表示红军将全力协助第29军抗日。就在给宋哲元的信里,尤其难得的是,毛泽东精准地预见到,将来全国民众和一切抗日力量都将成为真正的抗日英雄。毛泽东的这封信对中国的全面抗战作了若干罕见的超前预见,而且几乎都是极为精准的。比如,第一,毛泽东预见到宋哲元将会是全面抗战的发动人。事实上也正是如此,卢沟桥事变发生后,就是宋哲元部吉星文团率先奋勇还击日寇。“七七卢沟桥事变”(油画)第二,毛泽东精准地预见到宋哲元部驻地范围就是全面抗战的发生地;第三,毛泽东极为精准地预见到此后爆发的将会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战;第四,毛泽东极为精准地预见到宋哲元部发动抗战后带来的两大影响:一是由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将成为宋哲元部的重要支援力量;二是全国民众及一切抗日力量都将成为真正的抗日英雄。1936年8月25日,针对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仍然拒绝“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”的行为,毛泽东愤而起草《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》,明确指出,如果你们还要继续内争,不把向内的枪口掉转向外,不把退让的政策转到抗战,不把分离的局面转到团结,不把涣散的情况转到统一,则祸患之来,不堪设想。毛泽东这是对日本侵略带来的巨大祸患发出了严重预警。毛泽东苦口婆心地用大量事实正告国民党:抗战绝不可免!毛泽东当时虽然身处延安的土窑洞中,却能从他看到的并不多的事实中提炼出对未来趋势的预见:所有这些事实,清晰地指明日寇灭亡中国的形势是十分危急了。和平决不可能,抗战绝不可免,这是已经明白无疑的事实。不久后的事实就一一印证了毛泽东作出的这些预见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毛泽东当时依据的这些事实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,而是一些小事。毛泽东却能从这些一连串的小事上,对事情发展趋势作出了大的精准的推理和预见。这个能力就叫“见微知著”,这就是明察秋毫的能力。只有毛泽东这样的具有大智慧的杰出领袖人物,才能这样见人之所未见,想人之所未想,先人一步,高人一筹。1937年3月1日,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作家、记者史沫特莱时,史沫特莱问毛泽东,对日作战是否已成为不可避免?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回答,不可避免!尤其是德日协定之后,战争的威胁更进了一步。史沫特莱又问,九国公约等和平公约能够阻止日本向中国作战吗?毛泽东又明确回答,这些条约对日本这样的侵略国家仅只是道德制裁力量,阻止不了日寇向中国作战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